一汽-大众4月在华销量环比下滑 电动化转型仍面临销量挑战

来源:财经网作者:贾子健2025-05-15 16:52
导语

在新能源汽车时代背景下,尽管大众在产品、技术等多维度押注本土化合作,但其市场份额与盈利空间仍遭受了双重挤压

日前,一汽-大众官方发布2025年4月份销量数据,实现整车销售113406辆,燃油车份额同比增长0.4个百分点。其中,大众品牌销售68001辆,同比增长7.9%,燃油车份额同比增长0.7个百分点;奥迪品牌销售36900辆(含进口车),1—4月国产豪华燃油车累计市场份额排名第一;捷达品牌销售8505辆。

截屏2025-05-15 下午4.43.35

图源:一汽-大众官方

但这份成绩单的背后,一汽-大众4月份销售11.3万辆销量成绩远低于3月份的15.4万辆。

不过,一汽-大众在2025年上海车展期间,向外界展示了智能电动转型升级的阶段性成果。

在华销量出现下滑

销量大幅降低,意味着在市场中逐渐失去主导优势。

从全球市场来看,德国大众汽车一季度营业收入为776亿欧元,同比增长2.8%;但是营业利润却同比下滑37%至29亿欧元。从销量看,一季度大众汽车全球销量为213.36万辆,同比增长1.4%,在大部分市场实现了增长,但在中国市场出现了下滑。

公开数据显示,一季度大众在华销量为64.41万辆,同比下滑7.1%,占全球总销量的30%。虽然大众汽车在西欧、中欧、北美、中东、非洲等市场均实现了销量增长,但仍然无法完全抵消中国市场销量下滑带来的影响。

图片1

图源:一汽-大众官网

2024年,一汽大众全年销量达165.91万辆(含奥迪进口车),而大众集团去年全球销量约900万辆,这意味着仅一汽大众为其贡献了约18%的销量。但165.91万辆相较于2023年‌191.02万辆(含奥迪进口车)的终端销量数据,同比下滑约13%。

据中汽协数据,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0.9%,较2023年提高9.3个百分点。

进入2025年,新能源汽车势头继续高歌猛进。据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介绍,预计2025年汽车市场整体稳中有进。乐观估计,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650万辆左右(含出口),增速近30%,渗透率超50%;内需有望达到1500万辆,渗透率超55%。

当面对自主品牌比亚迪、奇瑞、吉利等以及新势力车企蔚来、小鹏、理想等品牌的崛起,大众不得不作出应对,释放加速转型的积极信号。

转型加速积极应对

在刚刚闭幕不久的2025年上海车展,一汽-大众紧凑型纯电轿车ID.AURA、大众安徽全尺寸纯电SUV车型ID.EVO也在上海车展亮相、上汽大众带来了增程SUV车型ID.ERA。到2027年,大众汽车将在中国市场推出超过20款新能源汽车。

未来,一汽-大众在产品方面,电动化转型产品将密集登台,技术路线方面将采用“油电混共进、油电混全智”的策略。

根据公开资料,自2026年起,一汽大众和捷达品牌将在多个细分市场新增11款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的全新车型,包括6款纯电、2款插混、2款增程及1款燃油车型,捷达品牌的首款纯电动车型也将于2026年上市。

截屏2025-05-15 下午4.45.43

图源:一汽-大众官方

在紧凑级车型市场,一汽大众将基于大众汽车集团本土开发的CMP平台推出两款纯电动车型。这两款车型将搭载高性能的CEA(China Electronic Architecture)电子电气架构,其中包含数字化服务与高级自动驾驶辅助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CEA平台便是此前大众中国与小鹏合作的专为本土化市场开发的智能化平台。

另外,在电气化转型方面,本土化团队也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主导产品开发。如首款捷达品牌纯电车型将搭载一汽大众SOA电子电气架构,这一架构是由一汽自研。

然而,转型的挑战同样严峻。随着市场竞争白热化与本土品牌的强势崛起,消费者的品牌认知正加速分化。在传统燃油车时代,一汽-大众依托深厚的品牌积淀、稳定的产品品质及燃油技术优势,构建起显著的竞争壁垒。

在新能源汽车时代背景下,尽管大众在产品、技术等多维度押注本土化合作,但其市场份额与盈利空间仍遭受了双重挤压。未来,能否同燃油车时代一样重回销量第一梯队,还需时间给出答案。

编辑:安安

相关新闻

新闻爆料

010-85657230
  • 热门排行
  • 大家喜欢